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园地 -- 正文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工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课程思政”专题
作者:编辑:周洪亮审核:时间:2020-04-30点击:

 

 

(通讯员周洪亮)4月27日上午,工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课程思政”专题。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学院管理干部参加学习。会议采用现场和视频同步的形式召开,理论中心组3位成员进行领学并分享学习体会。大家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认识和体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张拥军主持。

徐克同志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以及《工学院“课程思政”创优行动计划》,他从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汇报。他谈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政工作作为生命线,把课堂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一以贯之地把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决不能“失踪、失语、失声”。根据新时期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学院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院党委、教师党支部、课程组、教师四级联动、逐层引领,层层压实课程思政建设责任,以教职工党支部为课程思政的“桥头堡”和“发力点”,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逐步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育人氛围。

瞿明丽领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她从纲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组织保障三个方面对纲要进行了讲解,并结合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重点介绍了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她谈到当今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当中,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紧绷弦,下好“先手棋”,让主导权越抓越牢,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学生教育全过程,落实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断的加强思想引领,把爱国主义道德的基因植入青年学生心中,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要拉满弓、打好“组合拳”,让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越唱越响,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用好“开学第一课”“党课”“团课”等重要载体;三是要瞄准点、备好“工具箱”,让我们的主阵地越筑越实,发挥好学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班、下班党员等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不断地修身,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的爱国之志;四是要射中靶、绘好入脑入心的工笔画,让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育中讲好爱国主义的中国故事。

张拥军领学《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他从文件的8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并对学院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提出了工作要求。他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谈到,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各类课堂教育当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近期各党支部正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学习,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起来,形成教师人人讲思政的目标。他表示,抓好课程思政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核心就是要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把政治认同、爱国情怀、法治思维、人文素养等各方面融入到课堂中;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认识、真抓实抓课程思政,克服不真抓、不想抓的麻痹思想;三是要加强学习,克服简单抓、不会抓等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力争达到育人的效果;四是课程思政要主动“创新创优”,在建设好“金课”的基础上,找准课程与价值的结合点,覆盖一些对学生有影响的价值元素在里面,教师要主动加强育德的意识和育德的能力,增强课程的融入,增强学生成长的获得感。

院长廖庆喜谈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从三个关键词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一是“引导”,作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既潜心问道又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既授之与鱼又授之于渔,既做好自己的思想政治建设又能够言传身教;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又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关注”,要关注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思想状况,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杜绝”,工作中要杜绝形式主义,讲真话、干实事,把工作落实到基层,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真正了解社会服务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副院长宗望远谈到,当前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疫情期间我们对一些国际问题看得更加清楚,应该更加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要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在上好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为人处事、知农爱农等方面的教育,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课程思政是对课堂的全面提升,课堂中适时地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学生会更感兴趣,课程质量也会得到同步提升。课堂思政不仅是学生的提升,对教师个人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他谈到,作为党员应该经常自我批评,“吾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力戒形式主义。

副院长张国忠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授知识、练本领,但更重要的是育灵魂。学生要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提升,也要树立一个伟大“灵魂”来指导个人发展,服务社会。教育具有导向性、强制性和服务性,作为育人者,我们要经常思考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本质问题。学院制定的课程思政建设计划中提到,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建成“课程思政建设”百分之百覆盖、100门优质专业课程,全体教职工都要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真正形成时时事事处处皆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此外,课程思政要“站得高、立的正、行的实”,防止“高级黑、低级红”。最后,他谈到克服形式主义要做到“六实”:即真实,抓实质问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扎实,推进工作实效。

审核人:瞿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