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8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河北省邯郸市社会实践团进行了邯郸赵都文化传承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对邯郸赵都古迹的探寻,深入了解赵文化,探寻其在当今时代下的发展意义。
7月22日,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市中心的丛台公园进行赵文化的探访调研。丛台公园是邯郸市建设最早,规模颇大,以武灵丛台为中心开辟成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公园,众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赵国遗址坐落于此。
进入公园后,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位于丛台公园中心的“武灵丛台”。在丛台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解到该丛台始建于赵国赵武灵王时期,是赵武灵王阅兵演练的地方,也称点将台。丛台作为古赵国文化遗址最为典型的地点之一,具有严谨奇特的建筑结构以及精雅美妙的装饰风格,对我国古建筑艺术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之后,团队又来到了馆内进行参观,其内陈列了许多古赵文物,包括奏乐的编钟、盛酒容器—角等等。这些古文物的保护留存,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赵文化的深入研究,更是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同时,馆中墙壁上印有丰富的赵国文化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胡服骑射”这一典故,在队员们的仔细研读中,大家对赵国的形成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一个古代大国形成与陨落的历史产生了深刻思考。
7月27日,团队一行人探访了另一个与赵国文化有关的名胜景点——七贤祠,其始建于大明万历年间,原为“三忠祠”和“四贤祠”。三忠即救赵氏孤儿的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四贤为廉颇、蔺相如、赵奢和李牧。祠中西面是碑林长廊,内有历代书法家碑刻,极具艺术价值。七贤馆位于祠院深处,由于修缮管理,未能参观。从工作人员方得知,馆中设有七贤石像,墙壁两侧则是家喻户晓的七贤事迹,即赵奢的“秉公执法”,廉颇、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以及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的三忠舍身救“赵氏孤儿”等。可见,七贤祠的设立使人们在了解赵国历史人物及事迹的同时感受古代贤人的忠义之范,对自我良好品德的修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少游客表示:带孩子参观七贤祠,就是为了引导孩子树立圣贤之德志,从小养成良好品德。
在探访了邯郸众多赵国遗迹和相关景点后,团队众人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多方面切身体会到了赵文化在邯郸地区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优秀的古赵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当代青年的品德修养;也会在建筑文化等方面对现代社会产生借鉴作用,这正是古赵优秀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承扬。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河北省邯郸市社会实践团李若男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河北省邯郸市社会实践团李鑫鑫李若男刘新民
审核|工学院副教授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