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7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器人实验室淡水鱼养殖小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研实践活动,了解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为推动农业发展而奋斗一生的信念。
7月10日,在实践团队长曹浩的组织下,实践团队首先对本次实践项目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了国内水产养殖的现状。目前国内水产养殖大多采用鱼塘散养的模式,难以进行人为调节和干预,这就导致淡水鱼养殖的效率不高。通过讨论,团队成员认为要提高鱼类养殖的效率,首先要改变圈养箱的形状使其能够最大化节约空间;其次使用巡航船对水质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且通过定位系统确定巡航船的航线;最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使得渔民可以实时掌握鱼塘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节。随后实践团队对项目实行的方案和安排做了详细的规划,各组员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有条不紊的投入到实践工作中。
7月11日,队员们熟悉了自己的任务,在实验室紧张有序的开展了实践工作,然而实际操作往往伴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因为少考虑一个因素,所有之前做过的工作都得作废重来。实践就是这样,不仅考验着队员们的能力,也锻炼着队员们的心智。“就算有挫折也不能半途而废,要相信自己,坚持到底,然后努力去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这些不仅仅让我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实践小组成员杨家乐说道。在调试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失败是家常便饭,但是团队队员互帮互助,相互扶持,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多亏同学,队友以及老师的帮助,才能不断的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希望能和队员们一起努力,好好完成这项任务。”实践小组成员刘俊麟说道。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将自己的任务尽心尽力完成,在其在队友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团结互助的精神。
7月17日,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圆满画上句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时间不长,但十分充实,这段时间实践队员们将日常所学的知识兑现成技能,同时走出单纯理论学习的误区,步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对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实践结束了,但是淡水鱼养殖小队的科研工作并没有结束。“大家都说强国有我,今天我还想说强农有我!”实践小组成员李飞宇说道。实践小队会继续发扬埋头苦干的精神,在强农兴农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记者: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器人实验室淡水鱼养殖小队曹浩
摄影记者: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器人实验室淡水鱼养殖小队杨家乐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机器人实验室淡水鱼养殖小队曹浩
审核人: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副教授龙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