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学子齐聚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以走访调研、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活动。
2021年6月闽侯县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单位试点周期2年。实践团队就“探索如何提升侯的“青年味”,激荡青年气质型域的创造活力”,为寻找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春城经验在榕展开走访式社会实践。

第一天队员在商讨未来几天的行程安排(郑采爻摄)
我在洋里有亩地
近年来,洋里乡茶苑村以洋里高山数字农业示范园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以数字化种养殖为载体,走出一条民富、村强、生态美的产业发展新路,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当天行程结束团队合影(闽侯共青团委吴悠摄)
在聆听村支书的讲解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对当地"胸有成竹""仙脚印""石鼓镇山""金龟护林"等丰富的历史传说惊叹不已,也从茶苑村紧跟时代变化,将现代科技运用到当地农业中,并结合旅游业,稳步发展农业,提升经济水平中深刻意识到当代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实践队员与村书记讨论洋里农业发展现状(潘亮基摄)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方庄村大门(闽侯共青团委卢恩添摄)
在闽侯县南通镇,坐落着一个拥有700多年龙舟手工制造历史的村子——方庄。据方家龙舟世家的第三代传承人、第五批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闽侯县方庄龙舟制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方绍晃先生介绍,数百年前村民便从事传统龙舟设计制造,数百年的沉淀成就了方庄造舟技术的鬼斧神工,如今搭乘互联网的便利,方庄龙舟的声誉传到了世界各地。

方绍晃先生的龙舟厂收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黄端洋摄)
据悉,如今每年有百多艘龙舟从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龙舟厂销往国内外。但是受限于龙舟的长度,“销往国外的龙舟要先运到上海,在上海才有足够龙舟长度的集装箱,将龙舟订单送往海外客户的手中。”方绍晃先生说道。

方绍晃先生正在讲解龙舟的制造过程(潘亮基摄)
实践结束后,方绍晃先生给我们预告了即将开放的福州市群众艺术馆龙舟展厅信息,他们将以传统的展览、文创设计的结合推广等形式,将龙舟文化带入更多人的生活,使更多的人了解方庄龙舟制造技艺,吸引年轻人参与到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中。

队员们正在走访方庄的各个龙舟厂(闽侯共青团委卢恩添摄)
通过一天的参观与学习,我们不仅讶叹于方庄龙舟制作工艺的深厚底蕴,更对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向外输出,实践队员们倍感自豪,但同时也为龙舟制造从手工逐渐走向机械化也感到惋惜。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
在南通镇古城村春园鲤生态养殖场,实践团参观了文春金鱼养殖基地。在和主任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他们还专门搭建了一个金鱼直播间,利用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春金鱼走向世界。2018年9月初,在中国(淄博)第二届金鱼大赛上,福州金鱼再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张文春培育的“国寿奶牛”拿下全场总冠军这一最高荣誉,并拍卖出9.6万元高价。同时,他养的金鱼还获得6个单组冠军。这条冠军金鱼,张文春前前后后培育了3年时间。

队员们正在参观各个年龄段的金鱼的养殖场(邓天锦摄)

文春金鱼直播间(谭敏摄)
金鱼的养殖不仅仅是简单的水产养殖过程,在这里的每一条金鱼从配种到出售都要经过数道严格的工序,通过金鱼展示中国金鱼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闽侯金鱼养殖场的荣誉墙(刘梅摄)
七分天然韵,三分人工巧

导游正在为队员就旗山湖各景点进行讲解(潘亮基摄)
在旗山湖公园中,实践团参观了在旗山湖公园77号古厝中进行的闽侯根雕非遗艺术展。国家一级美术师、闽侯雕刻艺术文化创意研究会会长金宁魁先生带领同学们对正在展出的作品进行讲解与赏鉴。漫步展厅,我们看到金宁魁先生将传统文化中美好的祝愿、顺应自然参禅悟道的思想融入作品中。形如官帽的《步步高升》、线条飘逸的《济公》、静思的《师祖达摩》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木材原料的定型、立意,都令同学们赞叹不已。离开土地的怀抱,木根以匠人的灵感为养分,历经三雕七磨再次生长,向世人散发非遗技艺的美学魅力。金宁魁先生结合自己的制作经历用深入浅出的言语和饱满的热情对根雕作品的特色和寓意做了精彩、深刻的导览。

金宁魁先生正在讲解根雕作品(刘梅摄)
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叶羚辰师姐为主,队员们就自己对闽侯根雕的见解和疑问与金宁魁先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金宁魁先生则一一耐心地为队员答疑解惑。

队员就根雕问题向金宁魁先生进一步提问(潘亮基摄)

队员在木雕桌总结当天行程(郑采爻摄)
经过与金宁魁先生的交流,成员们了解到,现在的闽侯根雕一是延续传统制作技艺与审美志趣,制作以借料型而为之的仙人、灵兽等形象;另一方面,为了迎合时下的市场需求,也设计制作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卡通木雕作品、整板木料的茶桌板桌等实用类器物,以此广开销路。同时,他的工作室也通过“互联网+木根雕”的新兴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宣传推广根雕艺术,让根雕作品走出去。“根雕要表现得再当代一些,应该有当代的精神在里头,让年轻人也看懂并喜爱上传统技艺。”所以金宁魁先生也常将根雕以现代形象的形式雕刻,如《招财猫》、《航空母舰》,《小脑斧》等。

招财猫

小脑斧

航空母舰

行程结束队员在旗山湖公园门口合影(闽侯共青团委吴悠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多次鼓励大家,要在实践中增才干、长本领。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当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实践团队员潘亮基感慨道。

走访结束队员在整理讨论(郑采爻摄)
文字 | 工学院赴福建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潘亮基
摄影 | 潘亮基段春洋黄端洋邓天锦谭敏刘梅储娜娜郑采爻吴悠卢恩添
审核 | 工学院黄英杰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圆梦